近日,我省印发实施《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闽政办〔2020〕32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现政策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抢抓新基建机遇,打造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新引擎,省发改委、数字办牵头制定《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2020至2022年期间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任务、目标和政策举措。
二、总体考虑
(一)坚持系统谋划。重点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的新型基础设施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结合我省实际,从新网络、新技术、新算力、新安全、新融合、新平台等六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规划部署,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加强跨领域跨区域协调和省市县联动、政企联动,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二)坚持融合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牵引,促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交通、能源、市政、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丰富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形成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一业带百业”。
(三)坚持共建共享。树立系统化、整体化、集约化思维,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强化基础资源共享共用,充分利用通信、交通、能源、气象等公共基础设施,对新型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部署,避免碎片化、分割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坚持安全底线。按照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要求,提升网络运行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安全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有效防范化解潜在风险隐患,确保新型基础设施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三、主要内容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量化指标
提出到2022年,力争我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发展水平、创新能级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全省建成5G基站8万个以上,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40Tbps,打造千万级社会治理神经元感知节点,物联网终端用户数突破5000万户,新增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1亿以上,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万架以上,算力达到P级以上,形成“1+10”的“政务云”服务体系,建成50个以上物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平台、10个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100个以上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示范项目、100个以上区块链典型创新应用。
(二)主要任务
1.新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提出:一是加快建设“5G+宽带”双千兆网络,推进IPv6全面部署。二是巩固提升物联网水平,建设物联网接入管理与数据汇聚平台。三是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四是积极发展空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建设海丝卫星数据服务区域分中心和行业分中心、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福建分中心、省级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2.新技术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提出:一是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平台,建设数字福建人工智能公共平台、福建智能视觉AI开放平台。二是有序部署建设区块链平台,启动建设基于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国家东南区域区块链主干网,开发上线数字福建区块链应用公共平台,实施“链上政务”工程。
3.新算力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提出:一是统筹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争取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区域分中心在我省布局,重点推进中国移动(厦门)数据中心、中国土楼云谷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区域性数据中心建设。二是合理部署边缘计算中心,优先在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的应用场景集中区域部署建设一批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三是加快建设超级计算中心。
4.新安全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提出:一是建设网络运行安全设施。建设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平台,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政务网络、工业互联网等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技术检查。二是建设网络信息安全设施。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福建分中心安全管控平台。三是建设安全可信支撑设施。加快信创政务云平台建设,扩大数字证书应用范围,建设面向新型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的一体化协同作战指挥平台。
5.新融合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提出:一是建设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创建一批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二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城市大脑工程,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广多功能智慧杆。三是建设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交通大数据中心,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马尾区、福州滨海新城、莆田湄洲岛等地“5G+车联网”建设,打造智慧口岸,推进厦门机场、福州机场智能化建设。四是建设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东南能源大数据中心、油气管道综合管理平台以及覆盖主城区的一体化“互联网+”充电设施。五是建设智慧教育基础设施。科学规划与推动省级教育专网建设,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支持智慧校园建设。六是建设智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实现全省看病就医“一码通行”,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及智能服务机器人应用。七是建设智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深入实施“生态云”工程,建设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会商平台(三期)等。八是建设智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一期)、渔业渔政综合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等。九是建设智慧广电基础设施。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新一代广播电视基础网络,打造智慧广电云平台。
6.新平台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提出:一是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争创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合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建设、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第二轮共建,加快省创新研究院、省创新实验室建设,加快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布局建设。三是推进建设科研试验支撑平台。加快建设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检测中心、集成电路晶圆测试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产品测试验证平台等,布局建设面向高超声速飞机发动机、车联网、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装备的专用试验场地。四是建设完善数据资源基础平台。运行全省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建设东南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三)保障措施部分
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规划衔接、落实要素保障、拓展应用场景、创新支持方式等五个方面具体举措,保障主要任务顺利推进。其中,加强统筹协调方面,主要提出建立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分管省领导担任各项重点任务召集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评内容。拓展应用场景方面,主要提出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支持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场馆、福州滨海新城核心区、马尾物联网基地、平潭综合实验区和数字经济重点园区等区域开展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探索。